Research Contributions
Current position: Home > Contributions & Innovation > Research Contributions
-
2022-09-07 生命学院隋森芳教授课题组发文报道Tom20和Tom22的胞质结构域作为线粒体TOM复合体受体的结构基础 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在各种细胞活动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能量调节、细胞凋亡、自噬等。线粒体内有1500-2000种不同的蛋白协同完成各项功能,其中90%以上的蛋白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因此,它们必须... More→
-
2022-09-07 生命学院颉伟与中科院动物所李磊合作揭示哺乳动物卵子以及早期胚胎翻译组 翻译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一环在发育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哺乳动物卵子和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从完全生长的初级卵母细胞开始直至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前,细胞的转录基本处于沉默的状态。因此,在卵子向胚胎的... More→
-
2022-09-07 生命学院欧光朔和李雪明课题组合作发现新型生物结构“纳米毛” 生物大分子在动物体内原位结构的研究是生物结构领域的前沿,其技术管线包括:高压冷冻动物样品(High-pressure freezing)、冷冻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Cryo-FIB-SEM)对动物样品进行低温离子切削获得厚度小于200纳米的... More→
-
2022-09-07 生命学院江鹏课题组发现延胡索酸调控B细胞的机制和功能 B细胞被激活后产生抗体,是适应性免疫应对病原体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激活的B细胞通过促进葡萄糖代谢,满足其对生物分子合成的大量需求。然而,代谢重组带来的某些代谢物的改变是否直接参与调控了B细胞活性和功能,目... More→
-
2022-09-07 生命学院杨雪瑞课题组开发深度学习工具DeepLinc,使用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数据构建细胞互作网络 作为近年来技术发展的前沿,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同时提供了生理组织中细胞的空间定位及细胞内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定量组学数据。细胞空间定位信息与分子特征谱的耦合为解析组织中细胞组装与互作关系、理解组织的... More→
-
2022-09-07 生命学院杨雪瑞课题组系统解析RBP-RNA编辑的结合偏好性与功能关联 RNA编辑与RNA结合蛋白(RBP)在转录后的一系列复杂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执行对RNA剪接、降解加工及分子功能的复杂调控。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一系列技术为全面分析RNA编辑事件及RBP-RNA互作这两个重要过程提供了高效... More→
-
2022-05-21 X射线晶体学平台助力复宏汉霖抗体药物上市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PD-1和PD-L1结合启动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使肿瘤细胞获得免疫逃逸。目前,以PD-1/PD-L1为靶点的抗体药物可广泛用于癌症的免疫疗法... More→
-
2022-05-21 生命学院陈柱成课题组解析人源PBA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结合核小体的结构 2022年4月27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陈柱成教授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题为“人源PBA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结合核小体的结构”(Structure of human PBAF ... More→
-
2022-04-06 生命学院薛毅课题组在理性设计RNA瞬态结构上取得进展 RNA在溶液中除了存在自由能较低的高丰度的基态构象(Ground States),往往还存在自由能较高的低丰度的激发态构象(Excited States,也称瞬态构象)。多种构象之间的切换在RNA与配体的识别,折叠和去折叠,RNA-蛋白复... More→
-
2022-03-16 刘俊杰课题组与Jennifer Doudna课题组合作开发小型、高效基因编辑工具 CRISPR-Cas系统已经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各类细胞和组织的遗传或表观遗传编辑,相关技术亦被逐步用于农业育种、人类疾病治疗及生物能源生产等方面,是未来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仅有Cas9和Cas1...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