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与创新

技术动态

位置: 首页 > 支撑与创新 > 技术动态 > 正文

利用生物膜干涉技术测定竞争性结合

编辑:    发布日期:2019/08/27

作者:李亚妃


生物膜干涉技术(BLI)是一种实时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实验需要利用亲和或其他方法将一个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上,检测另一物质的结合解离过程,样品用量少,可检测亲和力范围广泛,可得到kon koff KD等动力学参数。广泛应用在小分子药物筛选,抗体药物表征分析,蛋白质功能鉴定等方向,可检测样品包括小分子(>100da)、核酸、蛋白质、脂质体、糖类、细胞等。

利用BLI可分析抗原抗体之间的表位。对于鉴定多个抗体是否结合抗原的同一表位,及其他的生物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竞争性结合有三种设计方法,以B1,B2竞争性结合A为例:

1. in-tandem:固定A 依次结合B1-B2

实验一般包括:

A-B1-B2   实验组1
A-B1-0     对照组
A-0-B2     实验组2
A-B1-B1   自反应
如果B1与A的K off大于10E-4,则需要在B2中加入同样浓度的B1。
实验有效性:自反应信号比实验组2 小于20%。
判定标准:实验组1信号比实验组2信号
60%-100%:完全不竞争
20-60%:    部分竞争